Tuesday, September 27, 2016

2016 香港- 於是,怎麼可以忘了教堂呢?

吃完早午餐之後,散步消食是必須的
不然寵物們會胖到不可愛了(認真)

我那天神經線可能不太正常,母親節吧
想說還是要去教堂點個蠟燭,就決定往山上走
從陸羽開始,經過雲咸街向上(這路徑就是我迷路的前奏,真的)
先經過了藝穗會


接下來是聖公會聖保羅小教堂


然後在各種在半山中上下,迷路,揮汗如雨之後
走到了高主教書院(嗯,真心很遠)
來到了第一次來的,香港天主教主座教堂

坦白說,我下次絕對不會,用腳走上來
因為己連拿利道開車不覺得,用腳走很亂
不適合步行


這個教堂的立面很不顯眼
但是走進去之後


是的,這裡有配真正的管風琴
而且建物的比例是對的
也沒有觀光客(大驚)

在角落等著大家把週日禮拜做完
比起香港聖公會的教堂
這裡的感覺更不喜歡生人

冷淡的


但確實是個標準的儀式,與標準的教堂
只是,沒有蠟燭

我上教堂就是要點蠟燭的阿
蠟燭,你在哪裡啦 QQ


比起使用電子音樂的聖約翰座堂
這裡連小朋友司琴都是用電子管風琴
這樣的氣氛,是讓人感到平和的
就是,傳統


可以來走一走,如果你不在意
他們對外人隱隱排斥的意圖


(我只是路過沒有打算要炸教堂啊)


海豚豚為了避免小熊爆走
決定還是多走幾個教堂
一定要點到蠟燭

於是,我們回到了剛剛路上經過的聖保羅教堂
比起宏偉的主座教堂,這裡真的比較小


但是,聖公會真的也比較熱情(?!)
一進門就碰到有人拿著粉紅康乃馨給我們

拒絕了一次之後還是收下
過節,而且在冰冷的主座教堂之後
我還是很受用這種熱情的


到的時候禮拜剛好結束
聖保羅教堂雖然不講求建築形式
但在設備的完整度上,並沒有比主座教堂差太多

例如,麻雀雖小但人家還是配了小管風琴與史坦威


「這裡還是沒有蠟燭可以點耶......」
「沒有關係,反正我有康乃馨了」

於是,蹦跳下山。

Sunday, July 24, 2016

2016 香港- 早茶,當然還是陸羽好

第三天早上還是我先起來,把電視開大聲一點,
本來打算讓海豚睡到十點,不過九點她就放棄起床了,

只不過,起床的節目是山歌阿,是吊嗓的山歌啊.....
啊啊啊啊好可怕啊,海豚最討厭這種吊嗓的東西了,
我什麼都沒聽到(拿起棉被蓋住頭裝暈)。

在經過了另一個總之跳不起華爾滋的蕭邦華爾滋後,
該去託運行李,然後吃早餐了。


早餐,要吃什麼,
對海豚來說,當然是陸羽的早茶了(超傲嬌)
雖然快十一點的早茶一整個就變成了午餐


直上三樓,一樣的阿叔,不一樣的菜單,
空氣中飄散著員工餐的味道,
是上好的茉莉香米。


時間已經晚了,阿叔已經愛理不理,
整個餐廳已經進入了要接待午間客人的準備了,
所以,很快的我們點好了普洱,
今天的甜食沒有馬拉糕,
好險前一天拿了一大塊給海豚吃,
不然讓她跑一趟香港沒吃到馬拉糕,
我估計我整個下午大概就要滿城找這個點心給她吃了。


「叫個燉蛋可以嗎?」
「你自已吃得完就可以....不過妳真的好傲嬌,吃個燉蛋也要上陸羽。」
本來就是,我平常都在澳洲牛奶公司就打發了啊......


粉菓、筍尖鮮蝦餃是我們上陸羽的必點菜色,
燉蛋是補償沒有馬拉糕可以吃的海豚的,
棉花雞.....現在是全城都正好流行棉花雞嗎?也來一份。
最後,我的甜點選了海豚不愛的欖仁核桃糕。


這裡的棉花雞,跟新興的很不一樣,
新興的調味大開大闔,強調的是直接與入味,
相比之下陸羽溫和很多,調味很細緻,雞肉滑嫩,還用上了蛋白黏合,
如果說新興強調的是料好實在,是食材的鮮美,
陸羽的重點更放在細緻的組合,與口感的微妙變化。


到了第三天,我們都有點累,不停的打翻各種醬料,
粉菓跟蝦餃吃了很多次,每次的水準都很平均,
這裡的燉蛋很細緻,澳洲牛奶公司的是滑,這裡是細,
口感有很微妙的不同,
而且加入了椰汁之後,味道的層次比較多,
是好吃的燉蛋。

但海豚還是傲嬌的,當然!

我的欖仁核桃糕,坦白說一開始我沒想到是這種馬蹄糕的模式,
單純的甜,糕體軟嫩帶有核果的香氣,
配上欖仁的口感,
一般人可能不太愛,但就是很傳統,很簡單。

吃飽結帳的時候,二樓的桌子都被訂滿了,
無論陸羽有多貴,它在香港人的心中,
還是有一席之地的,

Friday, July 22, 2016

2016 香港- 海邊的散步與暖胃的粥

吃完了如同下午茶的午餐之後,
徹底的,不知道要作什麼了。

上次已經把博物館逛完了(抓兩下)

所以我們來搭個公車,去海港邊走走吧,
消化一下,也看看維多利亞港。


在車上,看到了誠品的真身,
跟六福珠寶放一起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地適合。(微微笑)

在海邊漫步的時候,碰到了以下這個問題
是的,我忘了正在封閉整修ㄚㄚㄚㄚㄚㄚㄚ
(下略五百字崩潰話語)


我本來是想要散步減肥的阿,這兩天吃太油膩了。
只能嘆一口氣,慢慢晃回去,
來搭天星小輪了。


天星小輪也是我們的儀式行程,
每次來香港都要搭一次,才會覺得完整。
不過我腦袋突然卡住,忘了上層的入口在哪裡,
(其實就是要早一條走廊阿,阿呆)
只好來搭下層了。
下層離海近,有很多的泡泡跟水花,想來適合海豚
但空氣沒有上層的好。

快要下雨的天氣讓維港顏色非常詭譎,
卻也給畫面增添了不少色彩。


漫步回旅館--消食--的路上,無可免俗的,
超大蘋果專賣店又映入眼簾,
不過我倆都不是果粉,只能讚嘆一下別人的市場了。


在旅館稍事休息之後,我們該吃晚餐了,
我給了海豚兩個選擇:火鍋,或是粥。

基於我們的腸胃這兩天都吃得太油膩,
生滾粥是我們的好選擇。

而且,我們都累了,離旅館近的餐廳很重要。


我喜歡這家店的原因是,粥的米粒真的熬化了,
豬骨與瑤柱共熬的粥底滑而綿,火候很足
(請不要提海皇謝謝,海皇我乾脆自己拿砂鍋出來熬)
魚不是那種現殺的新鮮,但尚可,
配上薑絲與蔥,就是溫暖沒有負擔的養胃餐色。

溫暖的,很舒服。

我喜歡巷底的老店,雖然老是給人一種刷不乾淨的油膩感,
但是老闆友善而勤快,廚房就在旁邊。

還有,兩點半之後來吃,有減價.......

買好了酒,今天照例只能是Tiger的檸檬啤酒,
但配啤酒的電視到底是什麼,我還是沒有印象耶,
CCTV5真有這麼難看嗎?

Tuesday, July 12, 2016

2016 香港- 把黃大仙跟太平館湊一起的我們

嗯,不要懷疑,在餵食完咖啡因之後,我們來到了每次香港必去的地方--黃大仙
這次沒有下雨,人也不多
可以好好的,安靜的,逛一逛

至於門口這個牌樓,只是拍來作紀念的
注意高度跟配色,跟台灣的其實很不相同


跟神明說完話之後,很晚很晚的午餐時間終於到了
我們可以吃午餐了,現在約莫是三點吧
為了回憶老味道,當然,就是太平館了


選的是佐敦那家,因為口耳相傳中
這家品質比較穩定,口味與衛生都是

還是好幾年前我看到的那些阿叔
這種地方真的五六年都完全沒有變化
隨時隨地走進去,都是這些人、這些菜
時光好像停止了,大家都在追憶以前的人生

我們在菜單上卡了一下
上次來的時候,點了河粉鴿子雞翅舒芙蕾
然後一直對著隔壁桌老紳士的牛排流口水........


「吃牛尾怎麼樣?」
「不要。」
「牛排怎麼樣?」
「妳吃不完。」
「我不要吃義大利麵......」


最終,我們選了牛舌,
(原來海豚豚吃牛舌阿~~~)
在奶油汁松露汁各種汁中,海豚選了波特酒醬汁

牛舌先來,燉煮的剛好的嫩度
配上確實是波特酒燒過的濃勾芡醬汁
......果然是百年前西餐在地化的味道

現在的我們可能覺得調味有點奇怪
但是當年這應該是相當獵奇的一道菜
而且牛舌多難做的啊~~獵奇與懷舊並列

不過,要點這道菜的人記得,這是獵奇菜色
點了沒牛排好吃,別怪我喔


熟度剛好的鴿子接下來上桌,太平館的鴿子集脆皮與鮮嫩在一身
有鴿子的香氣卻沒有血腥,非常好吃
作為起家餐點,是有其吸引力的
看那又亮又嫩的鴿子
一點點的檸檬香氣,剛剛好

而且,隨附的醬汁與內臟千萬不可錯過
那是精華
(不過海豚豚不吃,都是我的哈哈哈哈哈)


最後,就是這個等最久,很大,讓人很開心的餐桌玩具
超大四人份舒芙蕾

其實做為一個甜點,我到更相信它是一個餐桌玩具
畢竟,太平館的這個食譜,真真就是糖與蛋的組合
而且是沒有熟的蛋白
(莫怪尖沙嘴的那家讓大家進醫院,這道菜真的很容易出事)

大大的,熱呼呼的冒著蒸汽
裡面是完全沒有熟,甜的蛋白泡泡
它不是法國意義上的舒芙蕾,甚至連親戚都算不上

可是,確實是讓人開心的甜點

看到這個跟臉一樣大的玻璃鍋,海豚豚笑了
「看吧,我就說,這很讓人開心吧。」

至於它到底好不好吃?
別傻了,妳吃妳的玩具嗎?


2016 香港- 早午餐後的海味街與咖啡餵食時間

十點四十五,吃完了應該變成午餐的早餐之後。
「海豚妳到底來香港逛什麼的?」
「隨便走走。」
「可是現在餵咖啡還太早.....」

於是我們就站在西營盤的海味街了。

其實,這次我本來想住這帶,因為房價只有上環的一半左右,在住宅區晚上吃的東西也比較多,可是海豚小姐堅決反對。

「有人提醒過我,要住這帶你要對海鮮氣味的容忍度很高。」

point taken.

現在的海味街,跟我們印象中充斥鹹魚跟各種乾貨的地方已經有點差距,
因為大部分的乾貨已經包裝的漂漂亮亮,
而我,就是喜歡這種魚頭啊。
(海豚表示不解)


我好懷念這種路邊到處曬東西的香港啊。


西營盤的街市,這種有點亂,帶點味道,
才是真正生活的氣息。
(不過旁邊的鄰居可能會瘋)


塗鴉,跟街邊難得一見的蔬菜檔。


各式各樣的塗鴉,香港很奇妙的是塗鴉並沒有像其他同類型的大城市一樣的發達。
但偶爾看見的完成度都還算不錯。


這張我要拍的是文青的記憶陳綺貞.......


最後,Hello Panda


透過這些照片大概可以理解我們繞完了所有的海味街跟山坡上的第一街第二街等等,
但是,附近的古蹟建物都沒有去。

因為天氣太熱了,海豚降溫時間又到了。
餵食咖啡因的時間到了。

熊吉拉設計的路徑都有各種奇怪的原因,
通常是由「要吃什麼」展開,所以你們會一直看到我們在路上晃盪
經過同一個地方六次的晃盪......


昨天喝了得獎作品的咖啡,今天就來喝最美的咖啡店吧
歡迎來到Coffee Academics


一般,使用工業風的裝潢是為了展現一種粗曠的美感
但是在這裡,工業風跟很多古典裝飾品融合之後
反而他要強調的是一種奢華的感覺,破落感就消失了
相信會吸引很多文青


Menu印成報刊的形式老實說我有點膩
台灣已經玩到不想玩了
但拍照的效果還是很好的


這家店雖然叫做coffee academics,現場也有烘豆工坊
但很明顯的是,這家店主要還是做食物的生意
餐點看起來有中偏上,但這附近有家不錯的酸辣粉
我可能還是會偏向那裏


很明顯的,這裡吸引時尚男女
跟觀光客


直接跳到結論,這家店比較傾向把咖啡包裝成一種時尚元素
他有產區,有單品,但問題是價格不能算是和藹可親
(除非我在投行上班,我大概可以天天喝吧)
(但問題是在投行上班就不會有天天喝單品的雅興了)

整體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cupping room
因為我不缺燒杯跟紅酒杯
只是想要靜靜的喝一杯中上的、有個人風格的咖啡

對了,這裡很吵,講話要用吼的
習慣安靜喝咖啡的人可能會很不習慣

這裡談不上好壞,就單純的你習慣不習慣,而已




Saturday, July 09, 2016

2016 香港- 新興食家與飲茶的起手式

雖然很累,但半夜我有起來電視關掉。

這家飯店是酒店式公寓改的,隔音相對好,問題不大,
但海豚豚度假沒有早起的習慣,而飯店的立頓茶包讓我對早餐毫無期望,
早餐還是出門吃吧。

吃得好的早餐,是每天成功的一半,
大家說對不對啊。
(妳哪餐吃壞不發火的啊,嗄嗄嗄)

這次出門的重點是「法國五月」、「老香港」與「西港島線」,
加上地鐵已經開到堅尼地域,
就讓我們去以前覺得很難去的新興食家好了。

希望這種老社區的早茶,不會讓我失望。


雖然說港鐵的這三站從批准興建到真正蓋完,足足花了十年等待,
但這三站的品質與規劃,老實說沒有讓人特別驚豔,
甚至可以說,由於空間限制,設計得非常詭異。
完全就是1980年代的美感與規劃,跟早年的幾個站分不出太多的不同。

出了地鐵站,這裡我也是第一次來,不到三十秒我就放棄了簡圖,
研究了完整地圖,幾無差錯的找到了略為狹窄的店面。
但還來不及高興,
一走進去,滿滿的都是人,
當地鄰里的各種交談聲,觀光客倒是少,食物應該值得期待。

但我貧乏的粵語辭庫,不足以支撐我問要怎麼找座位啊,

大概我臉上寫著「我好餓快點餵我啦喵~」
一個阿姨指指她的座位,講著大概是她要走了桌子讓給我
於是,我就卡進去了那桌,
背後剛好是保溫的蒸籠區,
我好餓啊真的快餵我啦。

坦白說,這種老店的菜單大概都是參考用的,
觀察一下別人吃什麼比較實際,
我的左邊跟左左邊是香港人,對面是跟我們一樣,顯然還不在狀況的台灣人,

所以,到底,要吃什麼?

海豚豚應該餓了,她先在阿姐們前往保溫的路徑上攔了一籠粉菓,
一看到我們拿了粉菓,阿姐眼睛都亮了,
馬上推銷還沒到蒸籠區的百花釀豆腐,
可是新興的點心個頭非常大,這兩籠下去我覺得我直接準備甜點好了,

搖搖頭之後,鴨腳紮來了,
其實比較想吃雞紮的我心中遲疑了二秒
「海豚豚抓住那龍鴨腳紮!」
「什麼?」
「妳背後那個,快攔住她!」

阿姐大概感受到了我崩潰的眼光,
拿了一盤放我們桌上,
說真的,不用去陸羽看人拿著點心盤走動,
這裡也是有點這種意思的。


我對面的台灣人跑去蒸籠區拿了蝦餃,
恭喜你們出局了掰掰,沒發現除了觀光客沒人拿蝦餃燒賣嗎?
這種工不可能細的地方大家都是來吃怪點心的。

放開那組被阿姐徹底遺忘的同胞之後,
我覺得還是要幫海豚豚拿一塊馬來糕的,
畢竟明天我也不知道陸羽有沒有作,而且這邊的馬來糕豎氣泡很漂亮,
是傳統作法,應該可以滿足她的基本要求。

終於可以吃了,我好餓喔,真的啦,餓了。

粉菓是現作的,雖然澄皮厚了點,它個頭大了點,
但裡面該有的東西都沒有少,新鮮而且滋味很好,
我最討厭缺斤少兩的粉菓了。

鴨腳紮很多地方都不做了,芋頭很好吃,
但我真的還是三心二意最終沒看到的雞紮啊,
馬來糕確實是老做法,一點邪門歪道的東西都沒有加,
(是啊,現在連香港都是滿街偷工減料的點心了喔)

吃到這裡,我大概理解了,新興的工不細,內餡可能還切的各種大塊的
阿姊們很有個性,
但這家店勝在所有的點心都是老作法,
跟妳二十年前吃到的東西一樣,
一點一點的材料,什麼東西都不少。

遙遠的對角線有一桌台灣人是有香港人帶的
但還是遭到保溫區阿姐無情的「這沒有」「賣完了」各種個性攻擊
我對面的台灣人只吃了燒賣蒸餃跟流沙包就走了

然後,我隔壁的那組香港人
阿姐神秘秘的拿了一盤點心,也沒管人家要不要
說兩句話拍拍人家的肩膀就走了。

這是什麼?

我對粵語的音調一直不是很熟悉,只聽到了麵包雞?麵花雞?
看起來應該是雞肉跟白色藻類/山竹/植物的組合?
不過蒸籠區正在被個性攻擊的香港人反應很快,看了一眼,在他的台灣小夥伴還沒反應前,
就問阿姐有沒有這個點心。

阿姐說,沒有。

但這種點心不會只作一籠,所以我們要作的就是,等。


正當我左顧右盼,滿場找這個我念都不會念的點心的時候,又有點心往保溫區前進中,
阿姐看我正在左顧右盼,直接用粵語問我:
「所以妳要棉花雞嗎?」

恩,這傢伙叫做棉花雞......
而我遠遠望去以為是竹笙的部分,其實是爆肚。
.
阿姐又拿了百花釀豆腐來(其實我只能看到鯪魚跟豆皮......)
可是真的吃不下了,我也想吃啊


買單,櫃檯的阿叔好老好老了,老的讓他服務好像有點過意不去,
熟客自己丟下錢就走了,而我弄不清楚茶資要怎麼算只能等阿叔用顫抖的手按計算機,
等到這些老人們都走了,
我們大概就沒有點心可以吃了。


最終的價格大概等於兩個人在陸羽的茶資,
如同這些即將消逝的傳統街市,
西環作為庶民最後的堡壘,是有其原因的。






2016 香港- 來香港就是要吃燒鵝

「所以晚餐要吃什麼?我們來吃燒鵝好不好?」
為了保命,我拿出魚餌,元創方實在逛的太讓人悲傷了。
「妳決定就好。」
嗯,不是很平和的答案。

「我們有三個選擇,可以去上次那家、一樂、或是我早上迷路時經過的深井陳記。」
「妳比較想去哪家?」
「甘牌,相對不冒險。」
「但是那邊路不順......我們還是去陳記好了」

是的,等下還要趕音樂會呢。

慢慢地向山下走,在路口看到這個標牌,考驗著大家斷句的能力。
(阿魚這是為妳拍的)


時間還早,早到店裡沒有半個顧客。
正要換班的阿姐們表現出超常地熱情,作著各種介紹

但我只想吃燒鵝,真心的
每次回答這些問題,我都要想一些半真半假的答案
我要專心吃肉啦(生氣)

記取了上次在甘牌的教訓
我點了半隻燒鵝、一份蔬菜、兩碗飯、每個人再選了飲料
(是的,海豚的食譜相對窄化)


不同於甘牌,或是鏞記的燒鵝
深井陳記主打的是脆皮--當然不是烤鴨的那種--只是相對脆,滷汁沒有滷透燒鵝
但一樣非常好吃,只是風格不同而已

油亮油亮,豐富的皮下脂肪
這才是我們飛出來期望吃到的東西啊

配上香米,啊,這裡真的是香港
沒有減油減糖減鹽的香港啊
哪天要是燒鵝也被舒肥了我一定會崩潰的啊

吃飽喝足之後,是時候去音樂廳了
當然,我們又在置地廣場大樓錯愕了一下
我與世界各國連通空橋的感情一向都不怎麼樣,我熱愛腳踏實地
走地下道才是正路,真的

紫色的香港大會堂,愉快的夜晚就從斷絃開始了。
看鋼琴家狂揍鋼琴這件事情,果然會讓人感到身心愉悅。
(.............)


(M刊海豚豚已經寫過音樂會了說,拜託不要再讓我想起來以為版面只能塞兩千字我整整計算/算計了一小時的夢饜謝謝)

雖然凹到了最後,但獨奏會當天不簽名
不知道/不熟悉大會堂出口的我們決定回旅館睡覺
從音樂廳出來的時候,溫暖的海風裡,滿滿的都是人
聽起來正在舉行演唱會

「請問是誰在開演唱會啊?」
「黎明啊,妳竟然聽不出來。」
「不好意思我們剛從大會堂出來,沒有注意到啊。」


法國五月的魅力,怎麼比得上四大天王呢?
海豚豚妳說對嗎?


有點累了所以消夜就算了,
例行公事就剩下小酒跟電視了,
不過香港的小七酒櫃之貧乏確實讓人無力,海豚又喜歡有甜度的酒
(海豚豚討厭啤酒、酒精濃度最好低於10%)

所以,就讓檸檬口味啤酒,結束這個夜晚吧

(但我們那天晚上電視到底看了什麼?!)